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11:47:52
地 点:北京
雖說樋口醫師幫忙列舉出了這些項目,但說來慚愧,幾乎所有的項目我都沒辦法理解。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此外,除了推廣電動改裝機車,《路透社》報導,印尼政府於本週一(3)宣布,為鼓勵民眾購買電動汽車,當局已將電動汽車銷售的增值稅從11%降低至1%,該鼓勵措施將於本月生效,並將一路持續到今年年底,增值稅削減措施也適用於部分電動巴士。
」礦產資源部可再生能源部(renewable energy at the Mineral Resources Ministry)總幹事Dadan Kusdiana在周二(4日)的會議上表示Dadan Kusdiana指出,電動機車改裝計畫可減少印尼2萬公升的燃油進口量,並為政府節省1千萬美元(新台幣3億5百萬)的外匯。他也補充,通過將5萬輛燃油機車改裝為電動機車,印尼政府還將能夠從國家補貼的燃油Pertalite(RON90石油)補貼中節省多達186億印尼盾(新台幣3千8百萬),Pertalite燃料油是印尼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Pertamina共同銷售的國家補貼車用汽油,不僅如此,改裝計畫也能協助機車車主減少燃料支出。印尼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鎳(Ni)儲量,此種金屬為生產電動汽車電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印尼政府正在努力吸引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汽車等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投資。印尼當局也預計電動汽車今年的銷量將佔汽車總銷量的5%,到2024年將會達到10%。
除了降低增值稅,印尼同時大力招招攬外商對國內電動汽車與電池的投資。報導指出,民眾每將一台燃油動力機車改裝為電動機車,就可獲得700萬印尼盾(新台幣14296元)的補助,而現今110cc-150cc機車的整體改裝成本不超過1700萬印尼盾(新台幣34719元),今年預計將有50萬台改裝電動機車獲得補助。因此,ChatGPT有可以改變民意的「能力」。
對於政府來說,即使無法直接干涉內容或審查,但現階段至少可以跟其他國家合作,一起施壓社群網站釋出更多透明化資訊,例如頻道與網站負責人的真實地理資訊、所有按讚、粉絲、以及贊助的國家地理分布資訊(整體分布、而非個人資料,可避免個資問題)。第二個不被ChatGPT直接影響的,則是其他的互動數字以及社群網站現在部分揭露的透明化資訊,例如點閱人數多寡、點閱人數跟轉載數之間的比例、上線時間是否固定於上班時間、社群小編的國家位置、粉絲的背景。這些頻道是使用機器語音拼湊每天的重大新聞、然後再配上抓來的新聞插圖,固定每日生成上傳,有一些甚至有破萬點閱率。如何因應ChatGPT的偽造攻防當對抗資訊操弄的抗體被ChatGPT無效化之後,要如何因應?現在一般人另外有的幾個工具,第一個就是長期觀察特定帳號或媒體的名聲,因為時間對所有人是平等的,只是在現在台灣媒體數量快要比記者還要多、追求點擊率的標題與內容農場不分軒輊時,長期累積的聲望是否能夠獲得足夠支持維持營運,就成為一個問號。
因此假如有系統性的培養帳號,每個帳號每天生成並發布不同的心情跟照片,這樣只要維持幾個月,就可以輕易產出大量看似在特定地方生活、彷彿真人的帳號。假如ChatGPT幫助無數假新聞農場換句話說,未來要偵測偕同行為就會非常困難。
在第一個策略上,ChatGPT基於不同語言的大量文本,可以輕易地依照不同語言產出整篇文章,甚至ChatGPT已經有能力在特定文化脈絡下進行角色扮演,假裝是年輕人、老人、不同背景的人寫出的文章。過去我們在檢查這樣的帳號時,往往可以查到這些帳號是複製貼上其他真人帳號的貼文跟照片。相較於人類,ChatGPT寫出錯字或語意不順的機率更低。首先,ChatGPT生成的內容到底對人類有沒有政治影響?在2月底史丹佛大學的一篇研究中,已經發現ChatGPT所製造出來的政策說服說帖,可以成功的改變許多讀者對政策的看法。
但有了AI生成內容之後,這種檢查方式會直接失效。但最近新的一波頻道,都可以看出是同時整併四五家不同的台灣媒體報導,再整合出一整篇全新的文字,因此每一句都跟原本的新聞文本不完全相同,這是ChatGPT能夠輕易做到、但是聘人來做則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這些資料目前大多僅在網站或社群網站創作者的後台,但沒有什麼道理不能讓一般人查詢這些資料,協助一般人進行資訊判斷。但是人們是否會接觸到ChatGPT生成的內容、又是否能夠如過去判斷資訊操弄一樣判斷並檢查這個來源呢?恐怕很難。
而在第三個策略上,則跟上一段有同樣的問題。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隨著台灣長期受到境外資訊操弄的影響,目前台灣民眾已經有了各種對抗資訊操弄以及假新聞的方式,例如使用事實查核網站與聊天機器人、例如觀察帳號可信度或者網址、偕同行為、以及其他各種可以看出端倪的小細節。
我已經在YouTube上找到了好幾個二月底才開設、針對台灣觀眾總結每日台灣新聞的YouTube頻道」羅達菲補充說道,他隨後以《勞特利奇台灣研究》(Routledge Research on Taiwan Studies)系列叢書為例,該系列研究在過去10年內出版近40本學術著作,另外還有於2018年創刊的《台灣研究國際學刊》(IJTS)亦成為台灣研究領域中具有份量且影響深遠的學術期刊。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另有設立台灣民主研究計畫,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去(2022)年亦捐贈200萬美元,支持加州大學(UC)參與更深入的台灣研究,該年度更有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的校友捐款500萬美元,成立台灣研究中心。羅達菲認為,台灣研究能提高外界對於台灣的興趣,除了藉由媒體傳遞這類資訊,也能向處理對台關係的他國政府提供建議。」 伍德沃思亦補充提及,台灣終於開始被視作「本身就具備研究效益」的學術研究主體,同時也能作為「民主化中國的例證」。」伍德沃思這般強調,並表示:「對中華民國的鄉愁、對失去中國大陸的痛苦,以及在我看來,對於中國喪失民主發展與受資本主義洗禮的機會,這些將事物浪漫化的想像其實也是建構該領域研究的重要元素。研究台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羅達菲(Dafydd Fell),他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的聯合創辦人。「所有的區域研究都是冷戰時代下的產物,當時缺少對區域研究的認知,但這個領域卻又如此重要。
羅達菲專門研究公民社會與政黨政治的相互關係,該面向的研究充分體現在他於2021年出版的《台灣綠黨:台灣政治的替代方案》(Taiwans Green Parties: Alternative Politics in Taiwan)一書中。自2012年開始,台灣國家圖書館陸續在全球擴展45個促進台灣研究發展的漢學資源中心,該舉措除向國際展現台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促進「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民國文化」政府政策推行。
然而羅達菲也闡明,當他在論述台灣政治解決紛爭、統獨問題時,通常會更加謹慎處理這類議題。台灣近年來亦不斷向全球推廣繁體中文學習計畫,恰好中國孔子學院相繼退出國際社會,這也為台灣政府在海外設立漢學中心獲得更多的發揮空間。
文:Jules Quartly(駐台北自由新聞工作者、台灣美國商會工商雜誌TOPICS特約撰稿人) 譯:張瑞邦(Tucker Chang) 全球對台灣的重視程度日趨上升,其實也反映在有關「台灣」的學術研究不斷增加,該研究相對而言是片較新的探索領域,在相關文獻不斷產出的同時,也形塑著世界看待台灣的面貌。現在回想起來,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的創辦人皆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多數人可能不會因為創立了該機構,就將自己視為漢學研究專家。
在北美,從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到美國德州(Texas)及華盛頓州(Washington),以及這些行政區之間所串起的範圍,皆有大學設置與台灣研究有關的學術計畫。細數1994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2004年設置的歐洲台灣研究學會(EATS)及日本台灣學會(JATS)等具影響力的區域學術研究組織,皆增加台灣研究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相關學術出版數量的增加也同樣令人振奮。「以機構化的模式來看,台灣是從1990年代開始才出現聚焦這片土地的研究組織,例如北美台灣研究學會,而歐洲的起步則較晚。
對於這個缺少邦交國且政治影響力有限的國家而言,台灣研究遍布全球的盛況象徵著國家軟實力的展現。除了少數人類學家及語言學家,似乎很少有人會在研究中國時,認真將台灣看待為一個本身就值得研究的領域。
在中央研究院、歐洲台灣研究協會以及台灣外交部的共同資助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英文學術研究期刊,該期刊聚焦重點亦包含台灣各方面的國際合作、多元領域發展,並採同仁審查制度彙編,最後交由擁有近340年歷史的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Brill)發行。對於台灣研究的發展進程,多數人普遍認為該領域是在1980年代末期或1990年代初期,從漢學為本的光環下逐漸浮現,如今它已成為日益重要且研究資金充裕的學術領域。
」 羅達菲表示,台灣研究的發展在過去5年間成長快速,歐洲當前至少有10項積極辦理中的台灣教學計劃,這些項目由台灣研究中心所開展,亦是台灣政府與學術界共同簽訂的合作備忘錄(MOU)中,所訂定的特別計畫「所有的區域研究都是冷戰時代下的產物,當時缺少對區域研究的認知,但這個領域卻又如此重要。
」 羅達菲表示,台灣研究的發展在過去5年間成長快速,歐洲當前至少有10項積極辦理中的台灣教學計劃,這些項目由台灣研究中心所開展,亦是台灣政府與學術界共同簽訂的合作備忘錄(MOU)中,所訂定的特別計畫。羅達菲認為,台灣研究能提高外界對於台灣的興趣,除了藉由媒體傳遞這類資訊,也能向處理對台關係的他國政府提供建議。自2012年開始,台灣國家圖書館陸續在全球擴展45個促進台灣研究發展的漢學資源中心,該舉措除向國際展現台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促進「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民國文化」政府政策推行。在北美,從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到美國德州(Texas)及華盛頓州(Washington),以及這些行政區之間所串起的範圍,皆有大學設置與台灣研究有關的學術計畫。
」伍德沃思這般強調,並表示:「對中華民國的鄉愁、對失去中國大陸的痛苦,以及在我看來,對於中國喪失民主發展與受資本主義洗禮的機會,這些將事物浪漫化的想像其實也是建構該領域研究的重要元素。除了少數人類學家及語言學家,似乎很少有人會在研究中國時,認真將台灣看待為一個本身就值得研究的領域。
對於這個缺少邦交國且政治影響力有限的國家而言,台灣研究遍布全球的盛況象徵著國家軟實力的展現。」 伍德沃思亦補充提及,台灣終於開始被視作「本身就具備研究效益」的學術研究主體,同時也能作為「民主化中國的例證」。
研究台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羅達菲(Dafydd Fell),他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的聯合創辦人。台灣近年來亦不斷向全球推廣繁體中文學習計畫,恰好中國孔子學院相繼退出國際社會,這也為台灣政府在海外設立漢學中心獲得更多的發揮空間。
记者首先通过网络预约订票时,在铁路部门所列的座位信息一栏中除了基本的一等座、二等座、硬卧、软卧等信息外,根本看不到卧改坐方面的单独列项,因此购票者在网上订票乃至最终付款之后,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买到...
选择快或是慢的生活节奏,是不应该被评头论足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虚报含绒量现象十分普遍 新国标规定,羽绒服上应标注填充物的名称、含绒量和充绒量,三者缺一不可。...